據消防部門介紹,電動車引起的火災事故頻頻發生,集中出現在充電過程中。5月9日,家住三里鋪風景小區的郭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,當天下午他準備出門,卻發現放在地下室的電動車燃起了濃煙,幸虧及時發現,才沒有造成嚴重后果。
5月11日,記者走訪聊城多個小區發現,高空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等容易導致火災的現象仍有不少。市民期盼小區物業能夠規劃設置電動車存放點,用來統一充電。
現象 電動車充電過程中發生火災
5月9日下午,由于下雨在家憋了大半天的市民郭先生準備出去逛逛。當他到地下室推電動車時,聞到了一股燒焦的味道,還有一股濃煙不斷從地下室冒出來,郭先生趕緊打開地下室門,發現整個地下室充滿了濃煙,他趕緊拔下所有的電源。
事后,經過檢查發現,給電動車充電的插排已經被燒焦,電動車的蓄電池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。后來,經過小區物業檢查,猜測是由于下雨,地下室潮濕,造成了電源短路。郭先生說,幸虧他及時發現,事情如果晚上發生,后果不堪設想。
據了解,在我市,因給電動車充電釀成的事故并不乏其例。
2014年4月,星光水晶城一家地下室起火,滾滾濃煙迅速涌滿通道。據物業負責人介紹,根據現場情況推測,引起火災的原因是電動車充電過程中引起的蓄電池爆炸。
江北水城度假區朱老莊鎮的杜先生也遭遇了驚魂一刻。日前,杜先生搬動正在充電的電動車蓄電池時,蓄電池突然發生爆炸,液體灑在了他的身上。后來,該品牌電池經銷商說,事故原因應該是蓄電池充電時間過長引起的。
調查 高空扯電線充電的現象普遍
5月11日,記者走訪城區多個居民小區,發現從高空拉線給電動車充電的現象非常普遍。在望湖花園小區,因為無法放入地下室,很多市民只好將電動車放在樓下,為了方便充電,甚至直接從樓上扯下一根電線。在該小區42號樓,記者看到,從樓上扯下來幾根電線,墻上還安裝了多個鐵箱、塑料箱。小區居民李先生介紹,這些箱子是用來放電動車充電器的。李先生家住8樓,由于地下室無法存放電動三輪車,只好從樓上扯線充電。
在67號樓一單元附近,一根黃色的電線從高空垂落下來,充電孔就設放在單元樓大門附近,沒有任何保護措施。“要是下雨天確實挺危險,一進水了不得。”居民王女士稱,雖然人們都知道這么做不安全,可也沒有別的辦法,只能這樣了。
在聊城建筑一公司家屬院,由于該家屬院1號樓和2號樓沒有儲藏室,小區居民從樓上扯線到樓下給電動車充電。小區居民王先生表示,雖然知道這樣存在安全隱患,但也是無奈之舉。
在振興西路三里鋪風景小區42號樓前,一條黑色電線從4樓窗戶延伸下來,電源插座與充電器連在一起,放在電動三輪車上充電,插排距離地面一米多高,插排表面很臟,插孔已經變黑。
期望 規劃統一場所進行存放充電
在我市,也有一些小區規劃設置了統一充電場所,供市民存放電動車和充電。其中,在金柱·月亮灣小區A區11號樓地下室,一處寫著“電動車便民充電供電系統”的鐵盒子非常顯眼,這里是小區規劃的該樓電動車集中存放點。
據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馬鑫介紹,這套系統可同時為10戶居民充電,并可設置充電時間,操作很簡單,也很實用。更重要的是,系統充電時間結束后會自動斷電。馬鑫告訴記者,在這里充電,可以避免市民因沒有及時拔掉電源線而存在的安全隱患。
來此充電的市民王先生說,自從小區里安裝使用了便民充電系統,他就一直把電動車放在這里,既能充電也很安全,“我家地下室里放了很多物品,以前在地下室給電動車充電經常提心吊膽,現在可以睡個安穩覺了”。
據介紹,電動車充電過程中極易發生火災,主要原因是電動車線路短路、充電器線路超過負荷、電動車蓄電池故障引起。
2013年,公安部發布《電動車使用和管理消防安全常識》,對于小區電動車的存放、充電等提出明確要求。根據這項規定,住宅區物業服務企業和管理單位負責公用區域電動車停放、充電管理,開展消防安全巡查檢查和消防宣傳;有條件的,可設置固定集中的電動車充電點,或設置帶安全保護裝置的充電設施供居民使用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市民之所以私接電線到樓下充電,很多是因為沒有儲藏室,或是電動三輪車無法放入儲藏室。不少市民希望,物業能夠規劃統一場所,存放電動車并進行充電。